政府於2025年3月25日公佈公營醫療收費調整方案,是以以下 5 大原則進行:

1.承擔不減:改革所得全數投放公營醫療

2.能者共付、輕症共付:擴展提升共付機制,並扭轉現時輕症平重症貴、 小病高資助、大病要自費的結構失衡、資源錯配現象。

3.有加有減:加強對貧、急、重、危病人保障,減少浪費。

4.高度資助:維持九成整體公營醫療資助率。

5.循序漸進:考慮市民的負擔能力,改革將分階段五年內達致目標。

醫管局上一次調整收費是2017年,新的收費將於2026年1月生效。2026年起推行第一階段調整,及後每兩年按既有機制檢討收費水平。現透過以下圖表,讓我們了解公營醫療服務的新轉變:

醫管局指出在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、擴大撒馬利亞基金安全網和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等措施實行後,預計會有超過140萬人合資格受惠。當局優化醫療費用減免機制及引入每年一萬元住院及門診費用上限,加強支援危重病人,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為經濟困難而未能接受合適的醫療服務,亦不會出現大病致貧的情況。